那么該如何利用特定的技術提高安全人員和業務之間的融合度,提高安全投入的效益和效率呢?
自動打孔機
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軟件開發團隊和IT運維團隊是孤立的。每個團隊負責特定的事情:開發人員負責編寫和構建軟件,IT運維人員負責部署和交付軟件。
通常,在這個過程中開發人員很少考慮如何實現有效地部署。團隊之間交流很少,而且沒有合理規劃或自動化部署,導致軟件交付速度不夠快,慢慢的就會出現矛盾和問題。
這種軟件開發和交付方法沒有考慮時間效率或成本效益,特別是沒有考慮到在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軟件交付要求更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都很難跟上進度。
慶幸的是,大量的實踐經驗加上新興技術云計算的出現,為這一場革命鋪平了道路。編制和自動化的引入令整個過程無縫銜接且更加有效。
自動打孔機就是這樣誕生的。自動打孔機有一個簡單的目的:使用單個單元來構建、部署和交付軟件。
安全正處于變革的邊緣
安全團隊現在的困境,正如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在自動打孔機誕生之前所面臨的困境相同。例如:團隊被過多的警報淹沒,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或人員調查所有的警報。更糟的是,大多數警報很可能是誤報,但仍然需要調查,這導致團隊花費大量的精力追查日志和其他情報,卻發現沒有實際的威脅。與此同時,真正構成危險的警報可能沒有得到足夠快的調查,甚至根本沒有得到調查,因為許多調查任務都是手工的、重復的、費時的。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工具都是獨立割裂的。因此團隊必須不停從一個系統跳轉到另一個系統,查看和了解不同的信息。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而且容易出錯。
在當今優秀網絡安全人才非常稀少的情況下,想要通過雇傭更多的安全人員來解決問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也不一定更有效率)。
最后,威脅者正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創造性(自動打孔機病毒、僵尸網絡和惡意軟件等)。防守者越來越難以跟上形勢,更不要說超越這些威脅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全正在到達拐點。就像安全編排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如何給軟件開發和IT操作帶來變化一樣,它也將給安全操作(自動沖孔機)帶來變化。
安全編排和自動化帶來的變革
正如前文所說,編排和自動化是自動打孔機成功的關鍵技術。為什么不把這些相同的概念引入自動沖孔機呢?安全編排統一了不同的系統和工具,為機器對機器的安全自動化指明了道路。機器擅長處理一系列重復的任務,而人類則擅長從數據中獲取信息。為什么不把這些重復性的任務交給機器,讓人把精力集中在數據的相關性上呢?在某些場景中,如果流程定義得足夠好,甚至可能不需要人工參與。
這就是自動化的美妙之處。再加上業務流程,它可以非常靈活。